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凌晨3點,萬籟寂靜。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豐樂鎮白合村,村民張義海早早起床,簡單洗漱后,他戴好頭燈,和妻子一起來到自家地裡採摘豌豆尖。6點15分,張義海背著剛採摘的豌豆尖到達豐樂公交站點。幾分鐘后,從白節鎮公共汽車站首發的617路公交車緩緩駛入該站點,張義海將豌豆尖搬上了車。
“吃豌豆尖講個新鮮,必須要凌晨採摘。”張義海的背簍裡,一根根綠油油的豌豆尖上還沾著露水。“今天採了30多斤,华体会登录估計能賣100多塊錢吧。”張義海說,快過年了,他想把豌豆尖拿去城裡賣了之后,買點年貨回家。
在停靠了幾個站點之后,617路公交車的車廂裡就已擺滿冬筍、豌豆尖、柑橘、柚子等各種農特產品,乘車的村民們相互間聊著家常。
談及“果蔬公交”開通后帶來的便利,有村民說:“白節鎮、豐樂鎮、龍車鎮等地盛產蔬菜和水果。以前交通不便,我們的農產品要麼等菜販子上門收購,要麼隻能在鎮內售賣,好產品賣不上好價錢。自從‘果蔬公交’開通之后,我們每天都可以坐‘專車’到城裡賣,價高暢銷。”
40多分鐘后,617路公交車抵達城區。有的村民在安富停車場站下車,挑起擔子趕往大正溝農貿市場﹔有的村民從馬房站下車……此時正值市民買菜高峰期,各個農貿市場人潮涌動,大家紛紛來搶購村民帶來的新鮮農產品。
選購燈籠、對聯、花生、瓜子、新衣服……村民們賣完菜,採購了心儀的年貨之后,再次踏上617路公交返程,滿載而來又滿載而歸。
在瀘州市納溪區,像617這樣的“果蔬公交”線路有15條,這些線路如同毛細血管一樣聯通著城鄉,惠及了白節、豐樂、龍車、大渡口等鎮(街道)10多萬村民,有力促進了農產品進城和消費品下鄉。同時,华体会登录激勵著村民的種植熱情,促進特早茶、護國柚、黃金梨等特色農產品發展,帶動當地經濟效益快速提升。
起初,駕駛納溪城區至大渡口鎮線路公交車的駕駛員發現,當清晨第一班公交從大渡口鎮駛往納溪城區途中,很多老人挑著扁擔、背著背簍在路邊等候。駕駛員幫助他們搬抬蔬菜時了解到,他們都是周邊的村民,想早點乘車將自家種植的瓜果蔬菜運到納溪城區的早市售賣。
“我每年都種6畝蔬菜,鎮上根本銷不完,隻能運到納溪城區賣,但時常因為擠不上頭班車,導致當天的蔬菜賣不完。”大渡口鎮光明村村民熊宗銀說。作為一個坐了10余年公交車賣菜的“老乘客”,熊宗銀是個名副其實的“賣菜王”,每年僅靠賣菜就增收5萬余元。
“村民如果坐不上頭班車,下一班車至少要等40分鐘以上。”能不能提前發車,縮短發班時間,增加班次?駕駛員們商議后,將村民的訴求反映給了所屬公司。
“頭班車發車時間由6點提早到5點50分,其中前5班車加密到10分鐘發一班……”公司領導層經過調研后,決定開辟“果蔬公交”線路,進一步優化調整發車時間。
同時,納溪區交通運輸局和瀘州榮力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廣泛收集村民意見建議。針對“早上坐公交車時間太長,希望公交提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車內能否增設置物架,留出更多空間放菜籃”等合理性意見建議,公司制定了細致的方案,华体会登录並逐一解決。
“就拿606線路來說,早高峰時段間隔15分鐘發一班車。”瀘州榮力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運調部經理李洪彬一邊說,一邊拿出納溪地圖介紹,“這條線路周圍的村民喜歡種植蔬菜和水果,我們就增加了清晨發車班次。公交車行駛到站點時,如果沒有人上下車,就不停車,以此縮短公交車行駛時間。”
瀘州市納溪區還鼓勵引導鎮、村黨員干部,如果遇到村民賣菜,可以利用摩托車、三輪車等交通工具順道送他們到站點乘車﹔村民抵達納溪城區時,轄區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城管等要細心做好屬地管理和服務,保障好市民的“菜籃子”“果籃子”,彰顯城市精細化管理力度。
“現在,我們每天隻管安心種菜、摘菜、洗菜,掐點乘車進城賣菜……”一位村民感慨道,不斷優化的“果蔬公交”線路,讓困擾他們多年的果蔬運輸難問題得以解決,大家發展產業的信心和勁頭更足了。(彭茜、王超明、陳利富)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